编者按:什么是知识管理?为什么设计师要做知识管理?如何做好知识管理?本文从这3个方面帮你掌握设计师的独特 知识管理 方法。
方法之外,神器也能提高效率:
囊括工作全流程!腾讯设计师自用的17款效率神器合辑 导语 距离业界首次提出“全链路设计师”这个概念已经过去了几年,从称谓的变化我们就可以感受到设计师这一角色职责的变化。
阅读文章 >
在这个信息洪流时代,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的问题: 聊的最多的永远是 微信 传输助手、调取信息有如大海捞针、收藏却再也没有阅读过、每天大量输入却记不住用不了…
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在于知识管理出了问题。
1. 什么是知识管理 提到知识管理的本质,不得不说一套非常经典的模型 -DIKW 模型。
DIKW 模型
这个模型呈金字塔结构,从下到上依次是数据、信息、知识还有智慧。
它的意义在于:
属于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和知识管理学科的最经典模型
首次提出了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的定性结构关系,提供了从数据到智慧的转化路径
首次客观揭晓了为什么长期学习却依旧无法改变现状的难题
关于数据,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一个记录观察的产物。因为缺乏上下文关联、没有时空设定,所以没有任何意义。
关于信息,信息论创始人香农,把信息定义为「不确定性的解决」。要解决数据的不确定性,就需要主观解读,赋予意义。比如两串百分比数字,在解读前只是一组无意义的数据,但当我告诉你这是 banner 优化前后的点击率,它便消除了不确定性,变为信息。
比如灰色的天空、潮湿的空气,这些感官输入的信号同样是数据,但是经过主观解读,就可以推断出「今天是个阴天」这个信息。
而知识,根据前辈们的解释,可以简单下个定义:能运用到工作生活、能指导行为的信息便是知识。
比如 banner 的点击提升源自利益点信息的强化,那么「banner 中强化利益点,可以提升点击」就是知识。它能指导我们在遇到类似的需求中无需思考,快速做正确的决策,把事情做正确。
知识指导行为, 在这个长期知行合一的阶段,慢慢形成的能力、远见就叫智慧。它的最大用处,就是预测并解决未来的问题。
所以知识管理就是将数据信息动态转化为知识智慧的过程。作用就是辅助我们更好的决策跟行动,以获得持续性的成长。
2. 为什么要做知识管理 01 我们身处内容时代
消费者为了填补精神诉求而沉迷内容;平台为了赚取利润而加入信息流来吸引消费,为了源源不断得实现内容供给,通过各种激励政策吸引素人创作者生产内容;疫情、红利的催化下,大量创作者涌入赛道,为了获得平台的推荐,不断生产博眼球的内容。
在这个内容时代下,如果我们不去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意识地筛选管理,最终将被信息洪流所淹没。
另外,算法推荐的普及导致另一个问题:信息茧房。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你所看到的 可能都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或者你自己想看到的。
02 生有涯而学无涯
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去学习无尽的知识,所以需要去通过知识管理的手段,在有限的时间内追寻,追寻那些对我们真正有用的知识。
03 大脑不擅长存储
大脑其实并不擅长存储,更擅长的是思考跟决策,所以就需要通过知识管理,也就是通过外部存储的手段来代替大脑进行存储。
3. 怎么做知识管理 五环:信息获取、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整理和信息内化。
01 信息获取 这个阶段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个被动阅读。在看什么信息这件事上,我们很多人不知不觉得选择了被动。
前面,我们有说过,现在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内容,而且绝大部分内容,都会被平台以推送的方式投喂到你嘴边。如果不主动限制,那么导致的,可能是 70%甚至以上的信息都将由抖快、头条等信息源主导,我们注意力不断被剥夺、自主选择信息的主动权也不断被削弱。
解决方案很简单:干掉推送/隐式推送。干掉之后,我们就有足够的注意力选择那些更优质的信息。
信息获取第二个问题,就是固有场景。我们很多人都存在一个误区:信息的获取总是源自文章/书本。
但根据信息的定义,信息并不会存在媒介的限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各种优质的讯息、各种观点或者各种案例,各种现象,都可以成为我们的信息源。只要对其进行主观解读、赋予意义就是优质的信息源。
比如——
02 信息采集 我认为,一款好的采集工具,需要满足四个标准:
全网内容快速聚合。包括视频、图文等。 分类搜索,便于快速取用,管理与维护。 支持高亮跟标注,便于强调和思考 专注阅读,完全独立于笔记 我深度使用过 5 款稍后阅读工具,最后确定了 Cubox 作为我的主力的采集工具。它可以完美满足我的使用诉求。
03 信息处理 信息转化到知识最为关键的一步。
信息处理的关键在于思考,思考的关键在于关联自己。因为只有关联自己,关联自己旧有的经验,你才能指导自己之后的行为,解决问题改变结果。
比如你正在看一篇关于设计师如何做竞品分析的文章,一种选择是看完啥也没想没做,继续干别的事,另一种选择,是你在看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我之前做的竞品分析存在哪些问题?这个方法能不能解决?我可以用到现在做的哪些需求 等等。后者所产生的价值是否要多得多?
而基于关联自己的心态,你在阅读中会不断带着「有哪些东西可以为我所用」的目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功利心阅读。通过这样的阅读方式,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为最终导向, 来快速收割那些真正对我们有用的信息,大幅提升自己的阅读效率。
04 信息整合 信息整合的目的,就是将那些碎片化信息整合到一个知识体系中。
信息整合的方法是构建知识树,让知识形成一个互相有关联的一个体系,来对抗知识碎片化。
因为大脑不擅长存储,所以可以用知识树代替大脑进行知识的永久存取;另一方面金字塔结构形式,让知识成为体系,对抗知识碎片化;最后,通过反复地存储调用,也可以加快形成长期记忆的脚步,让我们记得更牢固。
如何搭建知识树?
第一步建立框架,这类框架要注意三点
需要使用笔记系统作为载体的; 遵循 MECE 原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编码体系建立秩序。利用前缀点的聚焦性,快速形成视觉落点,加速视觉动线。(强推这个习惯,我自己已经沿用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效益极高)
知识树搭好之后,就可以进行知识填充了。这一步注意四点:
附上自己的思考跟洞察,让这个知识尽可能地去关联解决自己的现有问题。 附上信息的来源、出处以及链接,帮助我们可以去随时查看。 现在很多笔记它会有一个链接功能,就在于给信息之间打通,去创造一条通路,让信息之间相互关联。 如果框架不够用或者有问题,可随时动态更新,像产品一样迭代。
05 信息内化 信息内化的目的,在于将信息彻底变为我们自己的东西。提到内化,不得不提到费曼,他曾经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如果不能把一个科学概念讲得让一个大学新生听得懂,说明你并没有真正理解。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教学的方式,直面自己的知识盲区,通过教学的方式来查漏补缺。
而教学方式,可以写作,可以分享,也可以讲给自己听、简单易用。
最后,再次总结下知识管理的这五个步骤:信息获取、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整理和信息内化。
希望这次分享对你有所帮助~
再次感谢 Andrew 老师本期的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许多知识管理的好方法。小伙伴们有任何问题或是对 U 享会的建议,欢迎在下方留言,期待下次再见。
欢迎关注「58UXD」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