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随着一波大厂裁员潮袭来,被裁的那些大厂人仍然需要高新岗位来支撑,这些高薪需求不是大厂决定的,是受整个互联网行业影响,其实这些背后都是赤裸裸的商业逻辑,那么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解读,值得阅读了解。
01 这两天有个新闻,很有意思。
有位互联网招聘服务网站的CEO,在社交媒体上吐槽,说有位互联网从业者来面试,居然要求工资比上一家高,简直是被惯坏了。
这视频在网上可以找到。
做了CEO还亲自面试非管理岗位的员工,也是挺接地气的,不过说的话就不太接地气了。
先是说哎呀,被大厂裁员下来的人。
然后说之前2万块钱月薪的产品经理职位凭什么就要涨薪30%,原话是:
“这是哪儿来的自信啊,这代的年轻人都是被互联网行业惯坏了”“你想一个工作三四年的产品经理为什么会值2万块钱,他有什么能力”。 最后总结了原因,是因为大量资本进入互联网,不是你厉害,是行业厉害。
他这话。
既对,也不对。
02 首先,这套逻辑是可以说得通的,至少站在他的角度是自洽的。
第一层,都被裁员了,证明过的不好。
有个饭碗就不错了,还敢要求涨工资,属于有点没数。
第二层,之前收入高是因为行业好。
第三层,互联网行业给的工资高,养成了从业者的思维惯性,觉得高工资是常态,没有考虑到自己到底值不值这个钱。
推导到前三层,都问题不大,也是事实,毕竟有个人的奋斗,也有时代的红利。
可惜在第四层还没有讲出来之前,就下结论了。
这第四层是。
不是员工“要”高工资,而是行业“要给”高工资。
不是员工没数,是行业里的公司没数。
商业社会是不讲道德判断的,蒙圈的生意有人做,缺德的生意有人做,犯法的生意有人硬着头皮做,但亏本的生意没人做。
说到底,员工自由流动,大厂自主招聘,工资开多少,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情。
你就是说大厂在做慈善,故意给从业者高工资就因为心情好,也没人信啊。
一个个平时嘴上都讲市场经济。
怎么一到给人开工资了,不谈市场经济了?
给高工资不是惯着员工,而是不给就招不到人,这就这么简单。
公司计算之后,发现比起招不到人,还是多出点钱效率更高更划算,就是这么简单。
都是打算盘的妖精,装什么纯洁善良?
03 互联网早期发展是个速度竞赛,广袤市场无限作为,比拼的就是跑马占地的节奏。
好,要速度就要多给钱,寄快递加急都要多给钱呢,更何况员工。
高工资带来的高速度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速度,烧胎起步,大干快上。
面对蓝海,谁先动手谁就有先发优势,这时候需要皮糙肉厚的员工来肝。
给普通工资也行啊,那企业就享受965的工作节奏嘛,要想马儿使劲跑又想马儿不吃草,马儿要么用脚投票逃走,要么就出工不出气的摸鱼。
给多少钱,办多少事,自古同理。
隔壁家灯火通明的上项目,你家除了看门大爷其他人都自由活动了,野蛮生长的市场里面是一步慢就步步慢,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关门大吉了。
所以要想在早期互联网行业立稳脚跟,就必须给高工资让员工的“每日效益”提起来,抢先一步上线,快人一步布局,决定企业生死。
第二个速度,在于快速吸引人才,同时抢对手的人才。
每家企业都想要有创新能力和战略眼光,做事还非常务实,情绪稳定人见人爱的员工。
这样的员工可以高效的把手上的任务做好做快,但是如今是个分工细化的年代,企业提供的服务和产品也不是独狼就可以完成的。
那就需要一个团队来推进,构建团队就要花时间,不完整的团队效率是拉胯的,这就要大规模的吸引人才。
人才都知道自己是人才,干嘛来你公司呢?
掏钱呗,来了以后让你工资比以前多50%好不好,50%不开心100%好不好,用钱砸出吸引力。
别说期权这些的画饼疗法,那都是已经做大做强之后的模式了,早期谁知道这家互联网公司能不能熬到上市啊。
大家都是明白人,真金白银的每月结算吸引力最大。
每年顶尖高校那么多学生选择互联网行业,看重的就是性价比高嘛;
那么多其他行业的人涌入互联网,也就是看重工资高嘛,在哪里都是打工,还不如去互联网行业这个来钱快的地方奋斗。
不给高工资,就没办法大规模快速地吸引到这些人才,那别说通宵干活了,组织架构都起不来。
扣扣索索的压预算导致一个岗位放出去几个月吸引不到合适的人,累死已经进组的,反过来又吓退准备进组的,拖累效率下来的收益不是节约的几个工资钱就能弥补的。
谁还不会算账了?
04 第三个速度,在于赶快做大摊子好从投资者那里薅钱。
咱们见证了互联网行业前些年的快速发展,成本在扩张期从来都不是战略制定的核心考量。
只要摊子做得大、铺的快,哪怕成本高翻天,利润负的好几亿,又如何?
投资者能看到前景就好,要么相信有一天能统一市场,要么相信有一天会有人接盘,亏损?这是扩张的证据。
所以我看到过街头拉人下载APP直接送米面油的线下反哺线上模式,还看到过几十块甚至百块钱的天价关键词搜索报价。
那这些都要员工赶快来,来了使劲干,工资多几千多几万无所谓赶快把摊子铺开才是王道,好实现羊毛出在猪身上的模式。
这三层不计成本的对速度的要求,大家品,没有一个是站在员工角度出发的,没有丝毫发福利的意思,就是单纯的、直白的、理性的商业权衡。
我要快,我加钱。
其实不光是互联网,任何行业在快速扩张的时候,都会为了速度给出高工资。
互联网员工没有用胸肌夹住大厂的头,逼着在合同上给出高工资,而是在供需关系这个亚当斯密心心念念的无形的手下,企业只有给高薪,才能在快速迭代的互联网市场里面活下来、做得大、从投资者手里圈到钱。
不存在惯坏,只有你情我愿。
因为你可以不招,你可以卡着低价来招。
没人拿刀逼你开高工资。
05 我知道有人会觉得,那现在互联网流量见顶了,增长减速了,薪酬是不是应该如同这位CEO所说的回归常态呢,互联网从业者是不是应该要降低姿态呢?
说法是没毛病的。
但依然是用固化的思维在讨论市场活动。
因为不存在“应不应该”。
如果互联网企业都不需要快速扩张了,那“自然而然”就不会再给出高薪,那整个行业的薪酬“顺水推舟”的就会降下来。
公司不傻。
应聘的人也不傻。
公司知道不开这些钱,也能招到人了。
对方面个几次自己也知道市场现状和自己的斤两了。
市场会自然调节价格。
不是应该,而是自然现象。
还是那句话,没有强迫就业选择的时候,市场决定一切。
市场的手深的很远,咱们再举个例子。
刚才聊得是企业面对员工的博弈,咱们还可以引入另外一个变量,其他企业的招聘导致的人才挤兑。
因为互联网行业摊子铺得大,再加上各种大厂中厂小厂把蓝海早就卷成红海了,所以又是人才供需失衡又是相互竞争激烈,这就催生出一种很神奇的竞争手段。
把路都抢过来,让别人无处可走。
在业内,有的把这个叫做防御性招聘管理,有的叫做储备式人才计划,总归就是尽量垄断一个特殊领域的人才,让竞争对手要么招不到人,要么招不全团队。
这些招来的人甚至都不需要给公司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就是养着,只要你不出去,就能让竞争对手减速。
不光要比谁的速度快,还要比谁会让对手慢下来。
以前制造业发达的时候,很多真*大厂是通过和学校联手进行定向培养的模式来进行防御性人才培养的,互联网时代没那么多时间来培养,就直接用扫货的形式把市面上的特定人才都网络进来。
为什么要提这个竞争方式呢?
因为这样招来的员工,产出并不高,但是价值很高。
这就回到了招聘网站CEO第三层逻辑里面的一个漏洞,“没有考虑到自己到底值不值这个钱”。
这是在谈定价,在管理学上也是个显学。
直观的感受是价格取决于成本,成本高的自然卖得贵,成本便宜的就价格低一点,然后搭配上合理的溢价作为利润,最终价格就出来了。
套用在人身上,那就是算一算辛苦读书这么多年,交了多少学费、生活费、择校费、补习费,然后根据学历和经验的稀缺程度给个溢价,好学校的就多给点,五年工作经验的就比三年的再多给点,最后就能确定了人才的使用价格了。
06 不过这套理论早就被取代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看法是,价格就应该是“放在一个开放和竞争的交易市场中的价格”,别反思自己值不值这个价,市场自然会告诉你应该值多少。
换到人才身上也是一样,行业的薪酬水平是市场博弈的结果,不会因为一个CEO的吐槽就降低,除非他能重塑行业供需关系和业内竞争态势。
既然是市场博弈,那谈微观个案就没有意义,要看大趋势。
这位招聘网站的CEO,也算是熟悉互联网和人力资源的人了,他面对一个来面试的产品经理,觉得对方不值这个月薪,我不怀疑他的专业眼光。
他可以拒绝这个面试者,然后去找其他人,能几千块钱的找到十年工作经验的产品经理是你有本事,可惜这在统计学上只会是一个需要剔除的离群值。
而被拒绝的这位产品经理也不需要气馁,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不要因为这次面试说你被宠坏了就真以为行业都是这样了,要流动起来。
只有流动起来,才能感受到自己在“开放和竞争的交易市场中的价格”。
所以,不是互联网大厂惯坏了员工要高薪,而是高薪是供需决定的,也是互联网行业特性决定的。
你看从业者工资拿的多,其实公司通过快速扩张捞的更多,从投资者那里拿钱更多,挤压竞争对手获得收益更多。
商业世界从来就不存在溺爱,更不存在该不该。
一切操作背后都是赤裸裸的商业逻辑。
大家职业一点,商业一点。
就够了。
作者:小灵、半佛,公众号:半佛仙人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luS6GaJCF7vOybT4Uanrsw
本文由 @半佛仙人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