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精神状态有多“疯”,不好好说话就有多爽

设计动态2022-11-04

在社交平台上,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些语序紊乱、但情绪却十分饱满的文字,这类文字极大可能便是互联网文学中的一种——发疯文学。为什么这届年轻人喜欢用“发疯文学”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互联网文学本身,又具有哪些特性?

“我知道我配不上发货,大家都发货了,不像我,连催的时候都小心翼翼,成了一只可笑的热场笑料,现实生活不顺人人冷眼相待,哪怕是在网上我也知道我配不上提早发货的门槛……”

一网友晒出自己3天前下单却迟迟未发货,与客服对线的截图,为了应对客服木讷的回复,网友使用 “发疯文学” 一阵输出,终于将网线那头的客服真身牵出并成功的当场发货。

最近,各大社交平台中的吐槽贴中总有那么几个疯狂输出发疯文学,它拥有 体量大,语序紊乱,毫无逻辑、情绪饱满 等特点,尤其适用于催男友回信、被大学课程折磨、卖家不发货等场令年轻人抓狂的场景中。

发疯文学让人真切感受到了语言发泄的魅力,据悉它的起源是豆瓣一组一段 “我不发疯我说什么”起头的文字, 之后不断与影视、耽美剧相结合形成的图文一体化,成为近日的新晋热梗。

不过发疯文学的背后, 争议 却是不断。

一、“发疯文学”有多爽? 先是 林黛玉 柔弱的表情配上略带琼瑶风味的语言的表情包大火,随之而来的是文学世家产生对《红楼梦》是否会因林黛玉文学被毁的担忧。

比如一网友将林黛玉的台词提炼出来,当聊天对象不回复自己的消息是,便发出 “你大抵是倦了,竟回我这般敷衍” ;若对方的许诺不能兑现,还可以这样说: “你瞧,又开始画饼了,我要是信了,怕是要哭断肠去了!“

不得不说,光看着这些语句脑海中都能浮现林黛玉那娇弱细腻的声线。

事实上,林黛玉只能称作发疯文学的二创选手,在表情包与文字创作方面,咱们中国人身体里的文学细胞早就被开了窍,譬如还珠格格,靠着经典的浮夸表情、动作出圈沦为网友手下的表情包素材首选,再是武林外传、回家的诱惑,越经典的萤幕作品越能产生 “网友共鸣” 。

与其他互联网文学不同的是,发疯文学不再精简也不阴阳怪气,它更像是一种人类回归原始人类的语言,将自己的内心毫无保留的倾诉,与现实中处处小心的自己完全不同,加之体量大与 感叹符号 的视觉冲击,很容易让人产生 “爽”感。

比如这条 神评论 :看完了为什么不点赞?为什么不点赞?!因为你不点赞,我的心像被凿了一个大洞整夜整夜地失眠,午夜惊醒想到的都是你不点赞评论的事,而你还在熟视无睹地发笑,你根本不在乎我你只在乎老婆饼里为什么没有老婆,你好狠的心好狠的心呐…….

非常规化的语表达,就是 为了让人感觉自己很“疯” ,精神状态被生活工作压榨的不是很好。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的1000万的毕业生中高校毕业生只有 50%的学生实现了就业 ,而其中已经就业的学生薪资比照去年足足下降了12%,身体健康、考研考编无一不在困扰着他们。

语言即生活 ,在发疯文学泛滥的背后是网友们隐秘的心理表达,看似“疯言疯语”的背后充斥着歇斯底里的风格,却并非全然无用,它可以一定程度上 成为人们的情绪宣泄口 ,满足大家的内心渴求,调节情绪心态,是一种新型宣泄方式。

尤其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人人都要学会 谨言慎行 ,在“说话是一门艺术”的社会渲染下, 多少人失语互联网,又在互联网文学里东山再起。

根据中国青年报面向全国255所高校展开的“社交恐惧”调查,4854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80.22%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存在轻微“社恐”,发疯文学让Z时代年轻人在交流中体验了内容创作的乐趣,对 社恐患者 更为友好。

根据《2022年全球数字概览》报告显示,全球社交媒体用户超过46.2亿,相当于全球总人口的58.4%,白岩松曾说: 生活中99%的人不会说话,他们想说什么的时候开口就说了。 发疯文学正是一个契机,一个可以伪装自己同时还能宣泄的契机。

为了不被“好好说话”束缚,互联网人开始 “不好好说话” ,有人认为这会污染我们的语言环境,事实确实如此但不能一概而论。

二、互联网文学的“文学性” 说白了,模仿琼瑶剧的语言风格,对现有作品再创作的行为是一种 “仿拟” 。

它是语言学中的一种 修辞手法 ,生活中无处不在,从上小学甚至认字开始我们就在不断的整合自己的语言库,并将它们重新组织成一句特定的话,以此表达一种新的内容。

比如:

有语言专家曾认为,网络热梗是网友们的激情创作成果,是我们体内独有的中华文学基因,这样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推动语言的发展 。

“当然,另一方面, 我们也不能丢弃传统优美文字的表达 。”

近两年堪称 互联网文学 元年,大量文字成了互联网成年人手中的语言玩具,在专门收录互联网词汇的小鸡词典上,光是“门派”就有28种,除了发疯文学、凡尔赛文学等知名体外,还有小众的 privilege文学、咯噔文学、大列巴文学 等。

从整体搜索热度来看, 凡尔赛文学 一直稳坐互联网文学的头把交椅,热度高居不下,是热度第二的 2.9倍 ,而废话文学、发疯文学等热度只有凡尔赛的一个零头。

自凡尔赛文学登顶后,各类新互联网文学接连出现,但老大哥的位置持续不可撼动,它在用自己独特的“自谦”方式,向自己的下位圈宣告着 “第一是我的~”

但互联网文学有个大痛点: 存活时间短,后劲不足。 发疯文学于今年9月出现的热度,11天后便达到了热度巅峰,再后来便是持续的跌落再跌落,privilege文学的暴涨到消失仅用了 短短一天 ,卑微文学更是像从未出现过一般。

使用互联网文学和使用互联网文学的是同一批人,且多为 30岁以下 的女性,而最关注互联网文学的TOP10城市中北京、上海稳居前列,发疯文学中女性的占比高达 89%。

而一切的网络用语皆有 起源 ,其热度能否延续取决于其创作难度及起源的有趣性,不乏有“后浪”比原主的梗还要火爆的,比如卑微文学源于 王思聪的感情受挫 ,大多数女性纷纷在微博相关话题下留下自己的作品,却容易引起部分男性的不适。

玩梗这方面,男性其实完全可以比拟女性,只是现在的 互联网语言 带有多重意味,对”直男“不友好,对2G网友也不友好,且 男性在情感上的敏感度较低于女性 ,这也是互联网文学更受女性欢迎的原因。

当代年轻人对生活质量要求更高, 情绪也更加复杂 ,合理的宣泄成了一种奢侈,但他们也需要片刻的停歇,他们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不是所有的事都一定要有意义, 对抗无理的方式就是变得更无理。

这和“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同理。

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声渠道,就算是哑巴吃黄连都能将苦水一个劲的倾泻出来,更何况是普通人,只要在不违背和谐网络环境的前提下, 人人都是“文学家” ,无意间的有感而发都将成为经典。

那些认为现在的互联网文学不适合自身年龄的人也大可不必惋惜,信息时代的互联网文化已经经历了千秋万代,比如 第一代互联网文化大作作品 :我的世界因爲妳閃亮,我的生活因妳而瘋狂。

非主流文学才是互联网文学的鼻祖!

参考:

2021互联网文学盘点:年轻人集体发疯,中年人爱凡尔赛——DT财经 “发疯文学”只是又一场易逝的狂欢——正观新闻 “发疯文学”爆火,网友:好像打开了一个奇妙新世界——海报新闻 来源公众号:互联网那些事(ID:hlw0823),深挖品牌故事,探寻商业逻辑。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互联网那些事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让你的品牌快速脱颖而出,抢占市场份额,提升销量
免费获取方案及报价
*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请保持手机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