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单方“联通”微信支付,战术拖延还是虚晃一招?

设计动态2022-10-20

用户对阿里系与腾讯系之间的互联互通一直保有期望,比如近期一则“支付宝已支持给微信QQ好友转账”的话题便迅速登上了热搜。不过不少网友在体验过后却觉得步骤繁琐、有些失望;且就目前来看,腾讯系和阿里系之间若想彻底打通,也许还需时间。

反垄断大潮中,阿里系和腾讯系每一次互联互通的小动作,无论实质如何,都会先引起热烈讨论。

近日,支付宝开始小范围内测转账给微信好友的新功能,一经公开便冲上热搜,很多网友以为,是微信账户中的资金,可以和支付宝账户中的资金互通转移了。

图源:支付宝

但其实,所谓的支付宝支持向微信好友转账,资金的发出地和汇入地都是支付宝。具体操作包括:

在支付宝页面输入转账金额后生成二维码; 将二维码保存后,在微信/QQ发送给好友; 好友在微信接受、保存二维码后,再打开自己的支付宝,上传验证二维码后才能领取。单笔金额还有限制,最多不超过2000元。 也就是说,转账想要完成需要双方手机上都装有支付宝app,那我为什么不直接通过对方支付宝账号,或者银行卡账户(这俩账户还大多可以和手机号码绑定)来轻便地完成呢?

此番举动让人想起年初3月份,淘宝开始内测微信支付,实际上包含了两种方式,“微信扫码支付”和“去微信找朋友帮我付”。

前者同样需要用户先在淘宝页面内截图保存微信付款码,然后打开微信,以上传付款码的形式扫一扫,才能完成支付。后者则是在微信已不屏淘宝链接的基础上,允许将支付链接发送给微信好友、让好友在微信直接支付。

图源:支付宝

一个显而易见的疑惑是,如此复杂的“互联互通”方式,对于消费者来说真的有用么?步骤和方式如此繁琐,本身也违背了互联网公司打造产品时的基本逻辑。

值得注意的是,淘宝和支付宝均采用付款码作为与微信支付联通的桥梁,似乎是一个“暗藏玄机”的选择。

首先,付款二维码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争夺“线下扫码支付”市场份额的关键媒介。今日大多数线下商铺收银台处一蓝一绿两张收款码背后,隐含着双方为几个百分点的市占率你追我赶的过往。

不过,对于二维码支付,央行已通过2019年8月发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明确,要实现条码支付的互联互通,即“一码通用”,市场上所有支付机构,包括微信支付、支付宝、银联云闪付还有其他不同规模的支付机构,都应从技术上去满足一个统一的条码标准。

目前,银联已联合多家商业银行推行了二维码标准,实现“一码通用”,而两大移动支付巨头及其背靠的两大集团,却还未迈出关键一步。

2021年7月工信部开展为期半年的互联网行业专项整治行动、整治互联网平台间封禁行为;2021年9月,工信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表示,互联互通是互联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让用户畅通安全使用互联网也是互联网行业的努力方向。

在此之下,以腾讯和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加速了互联互通的步伐,包括美团、拼多多等均向主流支付工具全面开放;微信放开点对点聊天场景中的外部(淘宝)链接访问等。

如果从两家公司各自的商业模式及其变动来看,过去一年的互联互通进展实际上都不痛不痒,既不会太大地威胁到已有的流量变现道路,也不会对未来竞争格局的改变埋下令人担忧的隐患。

互联互通,但不互惠互利 长期以来,市场对于腾讯阿里互联互通的期待可以概括成:微信向淘宝开放社交传播链,阿里电商支持微信支付。但这样的期待是否会有实现的可能呢?

但从实际来看,如今互联互通的开放,远称不上互惠互利、促进市场多样化的开放。目前,双方都还未找到互联互通下既守护、又发展自身商业生态的路径。

作为占据了移动支付近90%市场份额的两大巨头,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商业变现路径分别是商业支付和衍生业务。

多数市场研究机构都认为,这项体量大、增长快的微信支付业务,是由商业支付带来的收入撑起的,也就是通过向线上、线下商家收取支付手续费。日常发红包、好友转账归属于社交转账,没啥利润空间;腾讯尚未充分发展的贷款、理财业务,据德邦证券测算占比仅为11%(2020年)。

图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

综上,虽然阿里电商允许微信支付接入,一定会对GMV、市场份额和商业支付的收入有所贡献,但已经在交易笔数上超越支付宝、市场份额和支付宝相差无几的微信支付,还背靠着发展强劲的腾讯电商体系(京东、拼多多、微盟有赞、甚至快手电商等),其实更需要顺应监管的节奏、克制无序垄断的扩张,往复合增长率更高的金融支付业务发力。从可持续商业的角度,阿里接入微信支付,对微信意义不大。

而对于阿里来说,早前先自行切断百度搜索入口,又切断微信分享渠道的举措,已经反映了它始终想将流量主导权握在手里的决心。如果腾讯向阿里系电商全面开放,短期内的引流效果是一回事,长期则可能争夺淘系平台之于商家的投放资格。如果微信成为淘系平台商家的重要获客渠道,那商家在原平台上投放的竞价资源势必会有所转移。这对于淘宝的商业模式来说,是根本性的挑战。

图源:百度

昔日的移动支付大战停歇,目前微信、支付宝两大平台的做法,更倾向于留住存量用户,重新分配、开发利用已有的平台流量资源,提升用户体验。

也随着用户对社交链商业化的愈发谨慎,微信和支付宝已经共同开始布局起了搜索,希望通过搜索直达商家提供服务的小程序,提高流量变现的转化率。这样精简的节奏,才是情理之中的。对比之下,更显出一开始淘宝通过二维码来实现微信支付的冗余。

这些新的举措和发展,和早前实现互联互通时依托的商业基础,已经不是同一个步调了。

这不,在支付宝虚晃了允许微信好友转账的一招后,10月18日,天猫已经上线了微信小程序,系阿里系电商首次在微信中上线重要的业务小程序。或许先互联互通起来,再考虑以后的扩张尺度,再让市场来做出判断和回应,也是一种选择吧。

作者:吳越;来源公众号:不客观实验室(ID:zhinan617)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7r8qoZgv8jz77w0p98UObw

本文由 @不客观实验室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让你的品牌快速脱颖而出,抢占市场份额,提升销量
免费获取方案及报价
*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请保持手机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