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台上立人设的现象,已经十分常见,比如“松弛感”人设的打造,就是不少用户的选择之一。而在即将到来的国庆假期里,可能就已经有人想好了要如何在社交平台上营造自己的“松弛感”了。可是,为什么本该休闲的假期里,你也需要营造“松弛”“闲散”的氛围?
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似乎 没什么人期待今年的国庆假期 。
杀死假期的首先是调休,今年的国庆10月1日至7日放假,8、9日调休上班,也就是休7天上7天,调休不是简单的加减法, 连上7天班更在挑战打工人的“生理极限”。
其次,假期与工作日同样乏味,绊对于大部分患有“孤独症”的社畜来说, 放假不过是换个地方,光明正大的“摸鱼”罢了。
“早些年的国庆我自己买了一张绿皮火车票,一路晃晃悠悠进了内蒙古大草原,抬头就是满天星斗,今年的我打算在电影院里泡7天,来场电影马拉松。”
28岁的冉冉是一名作家,出于职业的特殊她几乎每天 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中,她没有自己的社交圈,朋友圈对她来说只是个摆设。
“我享受的是纯度100%的旅游体验,又不是为了给自己立一个‘松弛感’人设。”
当下的社交平台铺天盖地的“松弛感教程”,它可以 让一个人的生活看起来毫不费力,且充满闲散 ,而松弛感引领的潮流让所有人身上披上了一层“真的很忙,但必须要抽空闲散”的社交铠甲。
明明好好的假期,非要装出一幅 我最享受 的样子,这比精神内耗更可怕。
一、你紧绷着的神经,该放松了! 2022年,年轻人在内卷和躺平之间做仰卧起坐,紊乱的作息与朋克的养生大法致使他们扭曲了对 “放松休息” 的理解。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某些“专家”发言,比如 建议年轻人一天只睡4小时 的张朝阳,转头就被扒出8年前他在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打盹的照片。
到底要怎么睡,才算好好的休息了?
宜家一款太空枕据说可以让你的头部感受到无死角的放松。但并没有多少人真的把它当枕头,而是将其垫在两腿之间,因为网传: 膝盖之间垫枕头可以防止坐骨神经痛、腰痛、缓解膝盖压力。
但通常他们最后只能在破碎的膝盖和舒服的睡姿中做选择题:
睡觉还要担心姿势,这能睡的好吗?
根据2022中国睡眠报告显示,有64.75%的民众每天睡不到8小时,但却有42.35%的居民每天工作或学习超过8小时, 余下的时间泡吧蹦迪或独处追剧,可比死气沉沉的睡觉来的快活。
当工作学习-娱乐休闲-睡眠成了生活的固定顺位,基本可以判定自己有 强迫式晚睡症 ,而这类人群被称之为“拥有超能力的短睡者”。
美国学者乔纳森·克拉的《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中分析到, “资本家的行为会侵蚀我们的日常生活,导致注意力涣散、感知力受损、记忆和做梦的能力丧失。”
除了劳动制度,还有充斥生活的电子产品,比如我打开抖音的时候太阳还没下山,当我划掉抖音后台时已经是晚上12点了,但这个时候要是边刷抖音边在两腿之间垫上一个枕头,脑中则回荡 “你可真朋克!”
这些戒不掉的快乐正成为压垮身体健康的最后一根稻草,20出头的年纪不仅有着七老八十的身体,还被冠上了 “年轻人中的老年人” 名号。
“拿到体检报告单的那一刻我 比高考出分 还紧张。”
根据脉脉数据研究院×丁香医生数据研究院《职场人“大保健”调研》显示,26-30岁人群的健康焦虑尤为明显,他们大多数对自己健康状态的打分仅为 5.97分 ,比50岁以上的人群还低。
尤其在体检报告单出炉的前一周,他们才开始思考为什么不早点锻炼?这份体检报告可以让爸妈知道吗?
小孩子才比考试成绩,大人比的是体重和血压。
有人在拿到体检报告后炫耀 “今年的血压终于恢复正常了,明年我要继续努力!”“可惜今年没有好好减肥,只瘦了20斤,哎! ”也有人挨了道晴天霹雳被告知有轻度脂肪肝或乳腺增生,以及窦性心律不齐。
大病大治,小病不治,看来明年的自己得为了健康而努力了。
二、真正的“松弛”是怎样的? 我认为,“非必要生活”就是真正的松弛。
第75界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致敬了走向墙外的楚门,而这唤醒了37岁的刘全欣想去 “摸一摸天边” 的念想。
他说:“这么多年,自己一直在离开和出走已有的生活,而一旦熟悉了一个环境,就会觉得周围一切都是故意的存在,只为将我留在那里。 越是这样我就越要挣脱。”
所谓「非必要」,是指自己从生活中旁逸斜出,比如 陷入一段没有结果的爱情,或是心血来潮孵化7只鸡3只鹅,甚至是为自己创造一门语言。
对密不透风生活的反叛,就是「非必要生活」存在的意义,比如手冲咖啡、绘画、红酒、手工,又或是城市呆久了想回乡野净化心灵。
而在不限的时间里做想做的事,就算是一种松弛方式。
农业农村部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超过1100万,他们在乡村治愈来自城市的焦虑,磨炼意志,即使他们最后回到了原本的岗位,但就是 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
海清在参演某乡村题材影片时说道:“我花了6个月的时间进入这个角色,我将手机关机,与城市完全隔离,那个时候你会发现 周围的一切都变的很慢很慢 。”
这是另一个角色真实的生活写照,也是一个演员的基本素养。
转换一下视角 ,观看电影的我们来了场心灵按摩,尽量维持着时间的松弛,但屏幕里的演员可不一定在享受,尤其像综艺。
韩国综艺鼻祖《两天一夜》的福不福游戏包括 玉筋鱼咖啡、苦荞茶,不给输掉的队伍吃饭,在0度的天气入水,甚至在深山中野野(比野外还要野)就寝。
“我把自己关在黑漆漆的房间看着热闹的综艺,不知为何感觉更孤单了。”
工作和休闲的界限似乎并不清晰,造成区别的是角度和身份,但不可置否的是, 快节奏社会想真正的松弛很难,但“装松弛”却只是一张照片的容易事。
三、你学不会的“松弛感” 我们从小就接受着 “独处守心,群处守口” ,强调要有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的紧张感,有序守规的生活使“松弛感”成为不了主流,但小众情绪化表达永远是流量密码。
因为 “松弛感美女”代替了“氛围感美女” ,高圆圆、倪妮等人凭借旧照一波波出圈。
但松弛感不止是外在表达,也不是美化版的摆烂,而是整个人由内而外散发出的 轻盈舒展 状态,当事情脱离控制时,可以不自怨自艾,而是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进行良好的情绪管理:
这样的性格后天也可以培养,但需要找寻最适合自己的 “修炼”方式 ,比如这样:
说白了就是 在自己的世界里“摆烂” ,反倒是看得开,因为习惯了坏事情的发生,与不好的事物和解,也明白控制不住情绪对自己带来的伤害。
比如女性 “退一步卵巢囊肿,忍一时乳腺增生” ,男性胃溃疡、伤肝伤肺、甚至心肌缺氧。
可悲哀的是, 装松弛 已经成潮流。
当你刷到一张定位“星巴克XX店”的朋友圈,你一定会觉得这位朋友很清闲,但实际上他可能是个 007 的码农。
发圈的时间成本不过几秒,却能为自己立一个“松弛感”人设,于是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装松弛 。
工作压力、家庭变化、恋人吵架、陌生人的指点,又或是社交圈一句“你今天做的头发真好看”“你的新美甲我好爱”,甚至一个点赞都开始影响着你的情绪和生活 。
当你开始期待不生不熟的“朋友”对你“云淡风轻”、“毫无压力”生活表达羡慕之情,甚至嫉妒,你就是在 精神内耗 。
因为你清楚的知道自己打造出来的“松弛感”生活都是“装”出来的。
甚至针对不同人群,还要装出不同的松弛程度。
在2021年微信公开课上,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公布了朋友圈的用户数据:每天有 7.8亿 用户进入朋友圈, 1.2亿 用户发表朋友圈,但有 2亿 用户的朋友圈选择3天可见。
不是因为低调,而是想展示的没那么多。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话题:为什么越来越多人不发朋友圈了?其中的高赞回答是: 想发的“朋友圈”已经以别的形式发给在乎的人了。
言多必失,社交时还是保持精致的 浓缩型人设 比较好。
比如一条朋友圈编辑不同的版本分发给不同标签的人群,自拍照屏蔽家人领导,游玩照屏蔽曾放鸽子的好友,官宣照屏蔽同事亲人领导……
更离谱的是,情侣分手后互不删微信,还会 将“仅你可见”玩成了飞鸟传信 ,一整个emo文学大赏。
国庆假期临近,社交平台又成了 无形的“松弛”战场 。
根据旅行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的国际航班平均价格较去年同期高18%,同时预计日均旅客量相较于中秋上涨15%,国内航线预计出行人数超过320万,日均出行人数也较中秋小长假 上涨约15% 。
其余的人则选择遵循“本地过节”的原则,将自己留在舒适圈内,他们可以躺着休息,也可以约上三五好友搓一顿夜宵,过的不比出去旅游的差,也不存在什么 假期玩乐大比拼 。
不妨有些人会发表 “放假宅家就是浪费生命”、“不会真的有人在家睡7天吧” 这样的言论,然后晒出自己的 高质量休假 ,告诉你:我这才是真正的休假,你们都算个屁。
休闲的快乐程度…也要被 分等级 了?闹笑话。
不要进行任何的反思行动,也不要强行给一件事赋予意义,比如你信誓旦旦要让国庆假期过的看起来充实饱满, 那你只会更累。
参考:
我们要多努力,才能看起来在好好休息?——Vista看天下 微信朋友圈十年:2亿用户设为三天可见,“社牛”靠发广告月入十多万——新浪科技 来源公众号:互联网那些事(ID:hlw0823),深挖品牌故事,探寻商业逻辑。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互联网那些事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