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原创激励计划》出品。
也许你也曾遇到过类似场景:明明自己只是在和朋友的闲谈中聊起某一产品,几天过后,某平台居然真的为自己推送了对应商品。难道,大数据真的“完美”地预判了你的预判?其实,你所认为的被“预判”,也许只是心理因素在作祟。
薇薇感觉背后有只眼睛,一直在监视着她。
前天在微信上,刚和朋友聊到DQ的冰激淋蛋糕,昨天玩抖音的时候,就立刻刷出了相关的产品。
她从未在网络上搜索、点击过冰激淋蛋糕,或是这个品牌。之前也没刷到过DQ冰激淋蛋糕的视频。
还没搜就刷到,薇薇隐隐有个猜测——难道是大数据预判了我的预判?还是说,某公司正在监视着我的网聊?
更让薇薇毛骨悚然的是,她和同事在办公室里聊天,说起上班带饭还是外卖的问题,提到了焖烧杯。没过半天,自己在淘宝页面里,就刷到了焖烧杯的产品推荐。
这焖烧杯,她没搜索过,也没有点击过,仅仅是在与同事面对面的谈论中,听到这一话题,就很快刷到了相关产品。
这让薇薇有了更大胆的推断——手机,或者是手机上的某个APP,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正监控着自己的一举一动。
至少,也是正在监控自己的声音,记录下了自己说过的话,还把话语中谈到过的商品,推送到了自己面前。
这个想法一旦滋生,就很难抑制。
就像看完盗梦空间,总想抽自己两巴掌,以验证自己不是活在梦中。
薇薇果断拿起手机,既不点击某个APP,也不按下语音按钮,而是直接对着屏幕,开始大喊:星空棒棒糖!星空棒棒糖!星空棒棒糖!
然后深吸一口气,关上了手机屏幕。
心想,我预判了它预判到我的预判。若自己正在被监控,不出两天,就能刷到星空棒棒糖的相关视频、商品推送了。
一、被监控……吗? 如薇薇的疑惑,每天都正在上演。
的确,在大数据之下,我们就像是放大镜下的蚂蚁,正在被观察。
就算关闭手机中所有权限,网络依然有办法探知你的需求。
就算次次都使用无痕浏览,网络依然可以了解到你的行为。
况且,我们也根本不可能,彻底关上所有权限。
不给麦克风权限,你怎么和朋友在微信上语音聊天?
不给摄像机权限,你怎么用各种高级滤镜,拍出最闪亮的自己?
不给定位权限,你怎么用美团搜索周边的美食?怎么让外卖准确送到你的胃里?
所以,用信息交换便捷,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种常态。
但即便如此,手机、电脑等入网设备,也并非真的无孔不入、无所不知,它们有自己的能力上限。
各个APP厂商,尤其是知名大厂,也并非完全无恶不作、无所不为,它们也害怕有朝一日引起众怒,降下万钧雷霆。
所以,有一部分隐私泄露的担忧,仅仅是巧合下,我们进行的推理演绎。
1. 关注什么,就会看到什么 刚聊到的东西,就立刻刷到,是被监控了吗?
也许,它一直在那里,只是你刚刚注意到。
我们的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把看到的、听到的所有事情,都过一遍脑。
比如,你正在滑动屏幕的大拇指,关节处皮肤有几条皱纹?如果拇指背面关节处的明显纹路超过7条,就证明手指因为频繁滑动屏幕而老化,拇指年龄已经超过了50岁。
其实,在你看这篇文章、翻动页面的同时,你的拇指,以及拇指上的纹路,一直都在你的视野里。
但你却没有向它,投入什么注意力。
而当你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是否又额外看了自己的手指几眼?去关注了一下,你平常并不关注的皮肤纹路?
我们关注什么,就会看到什么。
没有关注的东西,即使出现在眼中,都未必会发现它的存在。
这种现象,又被称为视网膜效应。
当你与朋友约好,在星巴克门口会面的时候,你可以很容易发现她的身影。
但当你在街上,与一个朋友不期而遇,可能你朝她挥手几次,她都没能发现你的存在。直到你走到她面前,拍了拍她的肩膀,她才猛然注意到你的存在。
我们在浏览网页、APP的时候,也是一样。
比如你打算要买空气炸锅,即使没有刻意搜索空气炸锅,而是随机浏览页面,也能在页面中出现空气炸锅时,立刻发现它的存在,并点开来看。
因为在你想要买它的时候,大脑就做好了准备,去随时发现它的存在。
而在你刷到空气炸锅前,也许你刷到过拖鞋,也许你刷到过挂面,但你对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压根没有半点兴趣,也就根本不会记得还刷到过些什么。
就像淘宝上的足迹,也只记录你点击过的商品。你对自己此时不感兴趣的东西,更是一刷而过。
某天,朋友向你推荐,一定要去新开的奶茶店试试。
没过多久,你就在美团上刷到了这家奶茶店。
这家奶茶店,未必是第一次出现在你的手机屏幕上。也许它昨天就出现过,被你淡漠地一刷而过。
只不过现在,因为朋友的推荐,让你多加了一分关注。等它再次出现时,你第一时间看到了它的存在。
因此,未必是数据监控到了我们正在想、正在聊的东西,而是这些时不时就出现在我们屏幕上的产品,我们今天才留意到。
就像有些单身朋友,在看表的时候,不会对2:30、3:46、8:25这些数字感到怪异。但恰好看到11:11,却总会觉得世界在针对自己。
莫非时钟里,也藏着个人工智能,在你看它的时候,特意把时间调整成11:11?
不过就是个巧合,而你又恰好在意罢了。
2. 你以为的想起,是自己想起的吗? 刚想起的东西,就立刻刷到,是被大数据预测准了吗?
也许,是它让你想起,你才想起来的。
刚才我们说过,有很多东西,我们的眼睛明明看到,却不会过脑。
但这些不过脑的东西,也会对我们产生影响。
比如,你第一次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今年过节不收礼”的广告。你不会仔细看它,也不会认真欣赏它,更不会记住广告词。
如果这则广告的投放到此结束,你以后也不会记得它,不会想起它。
但是,当你第三次看到这则广告,却会觉得眼熟。
当第四次、第八次、第十五次看到这则广告,你知道了广告,记住了下一秒画面中会出现什么,甚至能念出“收礼就收脑白金”。
就是因为,你不进行思考的信息,也会在你的大脑中留下痕迹。
比如,办公室里,Jack咳嗽了两声,Tom和Mike并没有去思考是不是有人在咳嗽、为什么他要咳嗽的问题,但却不知不觉地跟着也咳嗽了两声。
比如,走在路上,你突然想吃西瓜了。这种突如起来的想法,也许是因为你刚才闻到了西瓜独有的清甜。只不过在闻到它的时候,你并没有分辨出那是西瓜的味道。
而当我们每天浏览手机的时候,这种不过脑的看到,更数不胜数。
在你刷淘宝的时候,Kinder巧克力从你的指尖刷过,你光顾着看它旁边的那件漂亮裙子,完全没注意到巧克力。
但在一个小时之后,下班的时间快到了,你感觉饥肠辘辘,想吃点什么解解馋时,突然想到了巧克力,可能正是跟你刚刚看到它有关。
潜意识的运作,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因果。
也许在你的印象里,刚刚想起某件东西,就立刻在手机上刷到了,有种自己想法被监控的感觉。
但其实,正是因为昨天就刷到过它,今天才想起了它。
二、被监控……吧 俗话说的好,瓜田李下。
若不是无孔不入的信息泄露,人们也不会生出被监视的感觉。
确实也有一些信息监测行为,会助长人们的疑心。
1. 被归类 虽然,电商平台、小视频,为我们推荐的商品,多半都是我们曾经点击、搜索、关注过的。
但我们没点过、没看过的东西,同样也会出现。
一些平台的推送规则,会根据我们的人物模型,判断推送内容。
比如,30岁,已婚已育,女性,自由职业者,会关注什么信息?
或许我们不知道,或许她自己也不知道,但具有同样属性的其他人,却是很好的参照物。
50%的宝妈,看过某款奶粉,大数据把这款奶粉推给另一个宝妈,是理所当然的。
职场年轻人喜欢去的奶茶店,被大数据推送给附近其他的职场年轻人,也在所难免。
在这样高频率、高效率的成功推送中,偶然有几次,恰好推送了你正在想的东西,也就并不奇怪。
而大数据猜中的概率,也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
无非是幸存者偏差,我们更关注大数据猜对的那1次,而在刷到它之前,其实我们已经刷过了99件自己没兴趣的商品。
2. 被联想 一些数据推送,还会从我们的关系网中得到推送启示。
我们刚跟同事面对面聊过的东西,就立刻在手机上刷到,也许是因为,你的同事最近正在高频率地浏览相关产品。
大数据判断你们之间存在一些链接关系,她关注的内容,你很可能感兴趣,所以给出了相似的推送。
此外,在我们使用不同入网设备的时候,信息也会在大数据的判断下,进行关联。
电脑上搜索过的内容,手机上刷到了。
A账号浏览过的内容,B账号刷到了。
这也会制造出,我们未曾点击过,却刷到了的错觉。
3. 确实存在的信息窃取 抛开所有巧合之外,也确实有一些软件,会进行着高强度的信息窃取。
比如,腾讯作为一个大厂,未必会监控你微信中的聊天内容。但你使用的某个小众输入法,说不定会监控你敲击过的文字,从而获取你的需求,并推给你相关的商品。
比如,你使用了某个破解软件,而破解软件始终在后台开启着录音功能,收集着你的对话。
其实,类似的信息泄露,算不上什么新闻。
早在十几年前,电脑摄像头被黑客破解,家中被人监控的事情,就屡见不鲜。
楼下饭店的老板,知道你喜欢吃什么,问你一句“还是老三样?”你不会觉得信息被泄露,反而还有种被人关心的温暖。
就算千百年前,同样会发生隔墙有耳的事情。朱元璋可以轻易说出某个大臣昨天跟谁打麻将,在麻将桌上说过什么。
数据技术的发展,与隐私泄露之间,一定有关联,但绝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
技术就像一把锋利的刀,用来做饭可以造福于人,用来手术可以挽救生命,但在心怀恶意的人手中,同样也会带来伤害。
拥有信息手段的违法者,会给不少人带来危害。但这些不怀好意的人,终归是少数。
我愿意相信这个世界善良,也愿意等待恶人被逐渐惩治。
至于我刷到了刚和朋友聊过的东西,在检查手机中没有太小众的软件后,我也相信,这应该是巧合外加错觉。
愿10年之后,我不会被打脸打得太狠。
三、写在最后 最终,薇薇没有刷到星空棒棒糖。
所以她有了个更大胆的猜测——大数据猜出了我想用这种方式测试它,所以故意不把星空棒棒糖推送给我。它预判了我预判它预判我的预判?
#专栏作家# 墨饕,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网络营销人,心理咨询师。擅长消费者行为学、文字传播学、市场营销学等领域。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本文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原创激励计划》出品。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